“昔不如今论”——与田藴章老师商榷

在田藴章老师长达360多集的书法讲座里,有一集提到了这样一个话题,说当代书法无论如何发展都不会超过古人。并列举了四个方面的理由。其中包括,科举制度的废除,简化字的强制推行,毛笔的被取代等等,那四条理由(还有一条忘了)我都欣然同意,不过我没有田老师那么悲观,我想起了古人的一句“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的豪言壮语,忘了谁说的了,挺解气的。现在想,这么说固然显得有些狂妄,但是让我们大家都保持一种“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基本认知我想应该是客观的。
       再说,就书法方面而言,今人也非那么不值一提。今人的优秀书法(注意,我指的是优秀书法)不管源自晋唐哪位书家,从用笔,字体,布局章法等方面的完善程度说比原拓的老字帖肯定是好多了。我比较喜欢的当代书家就有不少,比如
沈鹏、薛夫彬、田藴章兄弟、卢中南、李纯博等人都很有造诣。
       我们应该看到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对其艺术价值的评判方面从来都屈从于主观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书法发展的形势所做的判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心情。这是田老师过于悲观的客观原因。因此,我想
田老师列举书法“今不如昔”的理由之后,还应该能够找到一些“昔不如今”的条件。这里我不揣冒昧试着列举几条,以补田老师稍显悲观之缺憾:
       其一,
书法经历这么多年的研究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非常丰厚的有益的积累,我们现在可以站到众多先贤的肩膀上在俯瞰这门古老的艺术。至少已经全面摆脱了原来书法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逐渐向着艺术化、小众化的道路上发展。对书法,人们已经不仅是关注更多的是向往。
       其二,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的思潮、新的观念对书法的影响之大,远远不是古人能够想象的,那些观念思潮不断地带给书法这门艺术以勃勃生机,在此之前何尝有过像今天这样大规模深度的反思我们的传统,那种带给书法的革命性改革,带给人们对书法前所未有的感受。影响所及早已超出国门,辐射到全球各地,试问哪位古人能否想到?
       其三,从书法的应用范围来看,也早已不是过去的概念了,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已经被自觉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小到个人名片,大到建筑标志,书法的商业应用不可回避地冲击了以往传统观念,反过来在丰富书法艺术形式方面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在当代,
书法艺术潜质被广泛看好,在与商业应用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产生了强烈的思辨价值,非古人可以思议;
       其
四,和古人比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书法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之一,要知道古人写字是不得已,今人写字则已经有条件把它当成一种娱乐,一种性情上的陶冶,其心境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综上所说,尽管未必不是谬言,但是斟酌起来,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一个不那么悲观不那么片面书法前景了。正确与否放在一边,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在提示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应该用最大的气力打进去,但是,进去了并没有完事,还应该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李可染语)才是。